2011年7月11日 星期一

BIM代理服務芻議 (6 / 8)

作者:數碼阿叔/柏基建築師,歲次辛卯年六月寫於台北

BIM代理服務公司的架構

根據前面的鋪陳,我們可以想像得出來,衆多設計單位各自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爲導入 BIM 重複的耗費了資源,除非它們有能力和關係跑到國外去搶案源,否則在台灣却很可能無從獲得足够的案件做相應回報。對未來做過度的預期,必將造成有限資源的嚴重浪費。何如把跟 BIM 相關的應用操作獨立出來,交付給專精於 BIM 應用領域的「BIM 代理服務公司」代位操作,把有限的社會資源集中利用,創造更爲有利的契機。

如果我們能建立一種資源集中運用的架構,所謂 "馬照跑,舞照跳",包括建築師與專業技師這些設計團隊的成員們不需要改變原先的設計方式和遊戲規則,不必去經歷孕育 BIM 應用操作的陣痛期甚至難産。讓建築師與專業技師們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專注在建築設計本質上的提升與優化,不致因爲技術操作上的生澀或瓶頸而對設計本質削足適履。無論設計過程中使用的工具是二維的 CAD 或是三維的 SketchUp…等等,按照原先行之有年的既有程序完成設計以後,把設計結果 (設計圖或模型) 提交給業主做最後確認,再經由業主交付給指定的 BIM 代理服務公司,繼續進行建築資訊模型化的技術處理,並且讓他們在建築設計與施工期間全程輔助業主進行必要的操作,最終業主在這個建築案件上將獲得完整的 BIM 應用效益。

業主是建築案件的實際擁有者,因此這種 BIM代理服務公司應該直接面向業主,以合約的形式接受業主的聘雇或委托。這個公司裡必須設置技術專精的 "BIM專案經理",對整個建築案件實施管理和協調。並且必須組織充足的專業技術人員建立其技術團隊,成員們除了在建築、結構、水電各個領域具備設計與施工管理的專業經驗,還得專精於跟 BIM 關連的技術操作。擁有這種精實的專業技術人員,BIM代理服務公司將能完整的涵蓋 BIM 的應用需求。同時因爲資源相對集中,我認爲一家擁有稱職的技術團隊的代理服務公司將很容易擴充其平行作業能力,同時運行不止一個建築案件。

一個建築案件的整個運行過程中,實際上牽涉到許多複雜的工作和協調,以往這些工作是由建築師、專業技師和施工的營造業概括承受,各自分解消化掉的,但是在實施 BIM 對工作流程控制要求下,這些工作必須集中在一起控管,就會顯現其既多且雜的真正面相。對此裝作不知道或者事到臨頭再設法解决是不行的。也許,未來這種控管的作業,由非屬於業主、設計方和施工方的第三者:「BIM代理服務公司」來承擔,在立場上會更客觀,也更容易執行。

那麽這種 BIM代理服務公司最低限度得維持什麽樣的架構,才能遂行它的工作目標呢?在數碼阿叔我的推想中,除了公司本身應該具備的行政、業務、財會、公關等部門或人員以外,最重要的專業部門架構,至少得包含下列專業人員。

(1) BIM專業經理人:統籌整個案件的運作,規劃建築行爲的階段性流程,並且在業主與各設計單位間執行有效率的協調,推動案件按時程運行。這個專業經理人並不是行政職位,他必須具備建築、結構、機電等專業知識和實作經驗,甚至於跟建築師或專業技師等同的背景,才可能有效的遂行溝通、協調和專業建議的工作。

(2) BIM專業應用工程師:成員包含建築、結構、水電風、建築性能模擬…等等專業工程師,能對外來的建築及專業設計圖說進行前處理和除錯,因應資訊模型化的需要做出解析和整合,並且能够據以生成必要的建築資訊。如果代理服務業務涵蓋到建築施工階段,還需要派駐在工程現場遂行跟施工單位間的常態性溝通和協調。

(3) 三維建模工程師:具備建築專業知識會經驗,會操作跟 BIM 相關的建模和各種應用軟體,能有效率的構建出三維模型。

(4) 建築資訊模型操作工程師:處理資訊編輯、模型檢查除錯、規劃施工順序與進度、工程成本估算等等階段性的實質操作。

(5) 建築資料庫管理者:對應用的建築資訊的源數據進行收集、更新、管制。保持共用組件(component) 和建築材料、設備資訊都能處在最新的狀態。

(6) 電腦系統管理者:這樣的公司業態架構一套伺服器是必需要的,因此得設置專職的電腦系統管理者全時間維護整個電腦作業環境的正常運行,管理電腦伺服器和數據安全。並且跟各專案的專業經理人配合,管理專案範圍內各個工作站與伺服器之間工作數據的上傳、下載和備份,以及控管伺服器或工作站連接網際網路端的服務。

未來,BIM 代理服務公司接手處理業主交付的定案設計圖說,首先必須進行對圖面過濾與除錯的前置作業,消除被 "先知" 們過度强調的那些錯誤、遺漏和圖面內容不一致的問題。接下去才正式進入實質的資訊模型化作業。前置作業必然花費相當的成本,然而這時建築設計已經完成了,業主已經對設計內容、規模、建築材料、設備...等等做出了確認,在模型化作業中减少了大量修改或迭代操作的機會,同樣爲代理服務公司節省了作業時間和人力。兩者能否在工作成本上相抵,我無法預測還沒有發生過的事情,只能說對此抱持著樂觀的看法。因此當 BIM 代理服務業進入建築生命周期的運作環節中以後,爲 BIM 這台戲添加了新的角色,無論業主、設計團隊、營造公司等在實質上都獲得不同程度的效益,可以說是衆人皆歡喜。

下接《BIM代理服務芻議 (7 / 8)》「BIM 代理服務可能衍生的問題」

沒有留言:

創用CC授權條款

文章數碼阿叔/柏基建築師原創作品,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Unported 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