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數碼阿叔/柏基建築師,歲次辛卯年六月寫於台北
BIM 代理服務創造的願景
我暗想,在這麽多利益關係人(stakeholder)裡面,在過渡期間可能會感覺超不爽的是銷售 BIM 應用工具軟體的供應商,他們代位推廣 BIM 應用,辛苦了耕耘了這麽些年,好不容易推湧起風潮,正期待著歡喜收割。按照他們的盤算,當然希望有朝一日所有準備要投入 BIM 應用的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個個都能從兜裡掏出大把白花花的銀子購買他們的軟體。以單套 BIM 工具軟體得花費二三十萬台幣的價位,一個設計單位可能需要好幾套或者多用戶版才能讓生産力成形,再加上關聯性操作還需要添購將近 10 種其他的軟體,例如施工排程(4D)啦、成本估算(5D)啦、衝突檢查啦…等等等,攏總加起來這可是商機無限。
然而,如果這種 "BIM代理服務" 行爲被我們的建築業界廣泛的接受並且實施了,在建築的設計階段,這些 BIM 工具軟體的潜在客戶就趨向於集中到這些 BIM代理服務公司身上。以一家代理服務公司能同時支援好幾個建築案件的工作能量來計算,未來代理服務公司的數目很可能遠低於國內目前設計單位的數目,對這些軟體的採購數量當然跟原先設計單位人手一套是不能相比的。因而當那一天真的到來的時候,軟體供應商可能會很生氣的說:『真的是太超過啦!』
但是…別急眼,心平氣和的想一想,如果你仔細看完我的博文,徹底瞭解數碼阿叔我所說的微言大義,你就會發現我所說的 BIM 代理服務實際上並沒有排除建築師與專業技師採購 BIM 建模軟體的需求,當台灣的 BIM 環境日趨成熟的時候,必將吸引更多的建築師與技師加入這個領域。即使當前失之東隅,未必他日不能收之桑榆,且看下段結語。
結語
不可諱言的,當前在台灣推動 BIM 的困境在於産生三維資訊模型的源頭—設計團隊這一端大多數一直處在猶豫不决的狀態,如果建築師這邊沒能首先創建並且分享出三維模型,跟建築師協同設計工作的結構技師、電機技師以及其他技師們,就很難獨自創建 (實際上不可能) 三維資訊模型用在設計工作中,事實上即使專業技師們各自創建了模型,在沒有協同作業的狀况下,這些模型資訊也不可能反映在最終的設計結果中。藉由「BIM 代理服務」行業的介入,正能打開目前的僵局,讓台灣的 BIM 環境能及早建立並且蓬勃發展,届時不單本文所說的代理服務行業,就連建築師、專業技師以及施工單位也都會大量採用,將給軟體業者帶來更多銷售的商機。
正如軟體發展商一直在强調的那句話:『BIM 是建築業美好的未來!』,BIM 給建築業帶來的效益不會僅僅體現在業主和建築設計單位身上,事實上在整個建築行爲中,藉由應用 BIM使得施工程序最佳化、預算成本精確化,施作者藉此能建立更有利的財務槓杆,也就是說工程準備金與周轉金得以最小化,獲得實質利益最多的反而是施工單位,是故供應軟體的發展商不必僅僅急於從設計單位獲取眼前的利益。當 BIM 代理服務行業如我所言真的上路的那一天,我也會說:『BIM 代理服務給設計團隊創造美好的未來!』
(本篇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